浙东唐诗之路以浙东运河——曹娥江——椒江为主线,覆盖杭州、宁波、绍兴、台州、舟山5个地市。
浙东唐诗之路:以文化名山名人名景名岛等为主要载体,展现“兰亭流觞,天姥留别”的文化印象。
传统意义上的“浙东唐诗之路”,以钱塘江经越州(即绍兴)至天台为主线,于此一路上,诗歌创作与流传甚夥,尤其是越州风光,颇受诸诗人喜爱。
从钱塘江出发,经古城绍兴,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,沿江而行,入浙东名溪,溯江而上,经新昌的沃江、天姥,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,全长约200公里。在《全唐诗》收载的2200余位诗词作者中,就有300多位诗人游历过这条风景线。在这条“浙东唐诗之路”上,他们写下了1000余首佳作。这是一条文学之路、山水之路、朝圣之路。百官朝舜、西施浣纱、曹娥投江、梁祝化蝶等的美妙传说,大禹治水、卧薪尝胆、马臻筑湖等的史迹遗存,兰亭雅会、“东山再起”、雪夜访戴等的文人轶事,都是“浙东唐诗之路”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。